close

勤運動,為什麼還中風?


有台灣「廣告教父」之稱的孫大偉去年 9月初開會時,突然不能說話、劇烈頭痛,被緊急送醫急救,竟然是出血性腦中風,緊急手術後昏迷指數仍低,之後延請知名腦神經外科權威加入醫療團隊,又動了開顱減壓手術,昏迷未醒終致英年早逝。
    59
歲 的孫大偉曾因心肌梗塞,進行心導管手術,放支架。疾病讓他學習放慢工作腳步,除了積極復健,更參加鐵人三項運動及騎單車。為了鍛鍊體能,他持續每週三次兩 小時的運動,不顧親友反對,帶著心臟監測器成功全台環島;去年更前往中國完成從上海到北京的單車長征,不斷挑戰體能極限。
   
沒想到,體能狀況良好的孫大偉竟然在會議桌上倒下,許多人不解,持續運動為什麼還會中風呢?
   
其實,若沒運動,他可能早就發病。
   
「運動可以減緩動脈硬化的速度,但動脈硬化本身卻是不可逆的,台灣亞東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龍說。動脈硬化宛如一條不歸路,難以回頭。
   
隨著年紀漸長,脂肪、礦物質等形成斑塊堆積在動脈壁上,讓動脈腔變狹窄、血管彈性變差,如果斑塊受損而在受損部位引起血小板凝集,容易出現血栓或血塊,進而造成堵塞。
   
塞在心臟血管就會出現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塞在腦血管就是缺血性腦中風(或稱梗塞性腦中風),塞在周邊神經,就變成周邊動脈血管疾病(俗稱腳中風)。
   
動脈硬化到一定程度,加上血壓沒有控制好,容易擠破血管,增加腦出血(或稱腦溢血或出血性中風)的風險。
   
最新研究指出,高血壓患者發生腦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4.6倍,抽菸者是一般人的18.9倍,糖尿病患者則有5倍,這項研究發表在今年6月北京舉辦的高血壓年會,同時刊登在「刺胳針(Lancet)」期刊。
   
一項大規模研究(名為「REACH Registry」)橫跨44個國家,針對六萬多名粥狀動脈血栓高危險群患者追蹤一年後發現,有四成的腦中風患者同時伴隨心血管或周邊血管疾病,心臟血管疾病者同時有腦血管栓塞或周邊動脈血管栓塞的比率則是25%。
   
亞 東醫院曾針對冠狀動脈心臟病患做心導管手術者進行影像檢查結果發現,三分之一的病人有潛在顱內血管狹窄,但這群心臟病患並不知道自己將來有可能中風,甚至 有些病人出現過小中風卻不自知(由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因為症狀不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周邊血管動脈硬化最易被忽略,陳龍憂心指出。
   
周邊血管動脈硬化的症狀通常表現在腳部,例如間歇性跛行,原本可走五公里,現在走沒多久就變困難,
   
需站一下下等血液回流之後才可繼續走,很可能周邊血管出了問題;相反的,若是腰椎疼痛,躺或坐就能恢復,就不是血管問題。
   
但民眾常誤以為年紀大,腰痠背痛、腳痛很正常,就算看病也不會找神經內科或血管科,容易延誤就醫。
   
陳龍建議,有血管病史的高危險病人,平時可摸足背動脈,.如果脈動減弱或不順,或腳部的皮膚顏色變灰白,應趕緊就醫檢查,避免發生腳中風。不論腦中風、心臟病或腳中風,預防之道仍是健康飲食、戒菸、減重、控制血壓、規律運動,另外還要學習紓壓。醫界已證實,壓力會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國外研究指出,高壓工作者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風險是低壓工作者的2.2 倍。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 程俊傑 醫師強調,精神壓力會引發多種心血管疾病,包括:能使血小板活化,形成血栓;能讓腎上腺交感神經失調,惡化心血管疾病;能使腎上腺活性增強,讓皮質釋放到 血液,增加血中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也能使中樞神經活化,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冠狀動脈收縮、血小板活化,因而引發心室顫動造成猝死。 為了健康,現在就到戶外深呼吸、放輕鬆,並動動身體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tin34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